「企業永續、國際視野」論壇 荷蘭少年力抗海洋廢棄物

Mr. Boyan Slat 為與會者分享他的計畫

海洋為全球最大的生態系統,佔據了超過地球三分之二的表面積,提供了我們一半的氧氣及六分之一的動物性蛋白,對於全球經濟有重要影響。但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塑料的廣泛使用衍生了大量的海洋廢棄物,「世界經濟論壇(WEF)」2016年所出版的「新塑膠經濟-塑膠未來的再思考」內特別提到,目前海洋塑膠正以每分鐘一輛卡車的量持續增加指出,每年平均有80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預計到了2050年,全球的塑膠生產總量將增加3倍至11.24億公噸,屆時全球海洋裡的塑膠垃圾重量恐將比魚還重。

為賡續推廣海洋廢棄物清理計畫,「荷蘭貿易及投資辦事處」與「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CCS)於12月1日(星期四),假大台北區瓦斯大樓4樓會議室舉辦「企業永續、國際視野」論壇,活動邀請到荷蘭海洋潔淨基金會(The Ocean Cleanup)執行長 柏楊.史萊特(Boyan Slat)分享長期投入清理海洋廢棄物的工作之經驗,並於會後說明The Ocean Cleanup與各國、各企業的推廣與合作計畫。本活動同時邀請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簡又新理事長致詞,並邀請HPE江惠櫻協理、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顧洋講座教授分就「HPE國際永續環保工作介紹」和「台灣企業如何邁向國際永續」為題發表短講,現場共40位各企業及NGO嘉賓蒞臨參與。

主辦單位簡又新理事長表示,為數眾多的海洋廢棄物及塑膠,在海洋永無止盡地漂浮,容易吸附及累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並被水生生物食用進入食物鏈中,目前有多項研究在水生生物體內發現塑膠微粒,許多物種也已有詳細報告指出,攝入塑膠後對生物體造成器官物理傷害。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14項即是海洋保育及永續性的使用,國際間對於此議題也日益重視,美、法已立法管制化妝品內禁用,加、韓、英等國在立法程序中。我國應將海洋塑膠廢棄物的處理視為重要的生態危機議題,守護海洋的健康,才能守護我們下一代的健康。

顧洋執行長說明海洋垃圾帶(garbage patch)是指海洋環流系統中大量漂流塑膠和海洋廢棄物聚集所在之區域,雖然多數漂流物為可生物分解類型,但塑膠廢棄物因長時間受太陽光照而碎裂成細小碎片,此碎片即使再小也很難在海洋環境中自然分解,故造成此般漂流塑膠廢棄物聚集現象,報告顯示,如僅欲清理北太平洋海洋百分之一的塑膠,每年就需要使用67艘船來處理。海洋垃圾的處理並非無法可治,人類可從檢視自身塑料使用行為做起,規劃具體可行之廢棄物回收運作機制,以落實廢棄資源回收再生之效益,

江惠櫻協理分享惠普公司創辦人Dave Packard名言:「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好,並不是少數人的事情;所有人都有責任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HPE長期關心企業社會責任與環境保護議題,利用專業資訊科技技術和服務與合作夥伴共同為創造人類的永續未來努力。論壇座談時段提問互動熱烈,會末並由The Ocean Cleanup與有興趣參與合作推動相關工作的企業與組織進行個別對談,主辦單位誠盼透過論壇活動,除進行實質合作議題的國民外交外,未來也能看到台灣企業在致力海洋環境保護的工作上有豐碩的成果。

img_4012

會後大合照(前排左起:HPE江惠櫻協理、基金會顧洋執行長、Mr. Boyan Slat、本中心簡又新理事長、台糖黃育徵董事長、荷蘭辦事處Mr. Wouter van Marle、荷蘭辦事處Mr. Chih-Kai Yang)

發表迴響